所谓“文理界限”

不过是世人画的格子

跨过去

天地会更宽


「锡外·榜样的力量」第二期 

俞彦好·2020届毕业生

小学、初中均在我校就读

现就读于

浙江大学 人工智能专业


这个五年前

在中考动员大会上

攥着发言稿的女孩

重回锡外

与学弟学妹分享了一则

关于成长的「暗号」


文科生的笔记本里

也能藏着代码的韵脚

理科生的草稿纸上

也能长出诗句的枝桠


俞彦好说

阔别母校五载,再次站在锡外这片孕育理想的沃土上,我心潮澎湃。回望我在锡外的求学时光,那些被蝉鸣托起的盛夏,被枫叶染红的晚霞,仿佛在眼前重现。这里不仅珍藏着青春最美好的回忆,也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锡外的荣光一直在照耀我前进。

锡外一向注重英语特色教育,使我在英语上不断精进,为日后的学习奠定了优势。同时,我也在这里发现了自己对语言学习的天赋,渐渐地,我爱上了写作。参加省作文竞赛获得一等奖后,语文老师送给我一份特别的礼物《苏轼词全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正是这种豁达,解锁了我人生的密码。在锡外的数理化学习中,我学会了归纳总结、整理模型、注重错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我坚持练习长跑,曾摘获两枚800米金牌。在跑道上,我用汗水挥洒青春,用脚步丈量坚持,磨砺了自己的品格。

微信图片_20250221073935


在锡外,我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是指引我前行的良师益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初三时大家不放过每一个课间,互相出题、积极讨论、互帮互助的场景。从尽心尽责的恩师到友爱互助的同窗,他们是我的榜样,也教我如何去成为榜样。如果你问我,怎样才能成为榜样?我想,你也可以回答。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真正的榜样,不是聚光灯下的符号,而是那些能够映射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真、善和美;真正的优秀,不是一花独放,而是群星辉映时彼此照亮的光。

微信图片_20250221073956


如今,我在浙江大学学习人工智能专业,大学生活中有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也需要我更加积极主动、自律自强。在锡外收获的不服输的韧性和豁达的心态永远是我最大的底气,让我无畏前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值此开学之际,我想赠予你们三件特殊的行囊:

首先,请插上勇敢的羽翼,勇于尝试。在这个充满可能的校园里,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害怕失败。抓住试错的黄金时间,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会在未来给你答案。

其次,请握紧手中的方向盘,坚定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如若灵魂没有坚实的锚点,任何方向的风都将是逆风。如果能够坚持为自己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你的脚步将更加坚定。

最后,请把握好天平的平衡,全面发展。在学习上,不能只顾一隅,偏废其他。注重各科的平衡、各方面的发展,方能行稳致远,未来的路越走越宽。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今天重返母校,看见你们眼中跃动的光芒,我恍惚望见了五年前那个在中考动员大会上攥着发言稿的女孩。成长从来不是单向的仰望,当我们汲取养分茁壮生长时,自己的枝叶也正在为后来者投下绿荫。愿你们相信,所有向上生长的姿态,都会在时光里成为路标。

微信图片_20250221074000


老师说

曾经于锡外的运动场上,小俞同学用坚韧的意志诠释运动的魅力;于文学的殿堂里,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丰富的内心世界;课堂上,她逻辑缜密,思维敏捷,犹如一株向阳而生的向日葵。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定能继续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在人工智能的领域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初中数学老师 潘锋


浙江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竺可桢学院是浙江大学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荣誉学院,是实施英才教育、培养优秀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基地。


每一颗星辰都曾经历漫长的蛰伏

终在浩瀚苍穹中找到自己的轨道

当我们仰望这些已然璀璨的星辰

看见的不仅是耀眼的光芒

更是执着燃烧的勇气与坚持


以星光照亮星河

「锡外·榜样的力量」


未完待续

微信图片_20250221074009


俞同学的身上

有着文理交融的温柔力量

愿她带着对世界的诗意想象

在AI的星河中

书写她的浪漫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