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作者:盛夕武

    走出书斋,远离都市的喧嚣,余秋雨这才发现:在那群山峻岭中,在那乱世草莽间,在那残垣断壁上,封存着久远的历史和文化,而这些历史和文化又正是历代迁客骚人用生命与自然肤贴或撞击的碎片。于是他越走越起劲,越走越沉重,越走越苦涩。就这样,本为追回青春活力和开阔眼界的出游,便变成了一种当代文人用真实的步履落在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的文化旅行,而那些在旅行中捡起的一块块碎片和端视这些碎片产生的超越时空的幻影及沧桑心绪,便成了《收获》上连载的文化散文,而这些散文便也经历了风风雨雨,最终安家在《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
    作为一位文化学使者、文艺理论教授、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本该好好做他的学问教他的书,管好他的学院,然而他却辞去公职,不作院长,离开案头,跋山涉水,自找苦吃,去进行一次惊世骇俗的文化苦旅。于是,熟悉他的人无不投去惊异的目光。
    他决心已定,矢志不渝,无怨无悔。一路走来,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他最后一点少年英气,不管是春温夏炎、秋肃冬寒,在大喜大悲之后,他总能回归于历史的冷漠和理性的严峻,于是他的文笔是那样的端肃板正,他的思考是那样的苍老怪异,他的感慨是那样的惊世骇俗。结果“惊异的目光”变成了可怕的怀疑,可怕的怀疑变成了无端的猜测,无端的猜测又变成了无休止的批判。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文化苦旅的产儿,也要经历这苦涩的文化旅行。但是,时代真的不同了,正是在这一片的批判声中,他的散文越印越火,他的正版被一盗再盗,他的读者更是越来越多,遍及了海内外。于是余秋雨出名了,尽管批判声仍没有停止,但他终于看到了风雨后的彩虹,尝到了苦涩后的甜蜜,可以说,他和他的散文最终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苦旅”。
    毕竟,余秋雨生活在一个开明的时代,他没有遭遇韩愈的“朝奏夕贬”的灾难,没有“品尝”苏轼的“乌台诗案”后的流放,他用李白的豪放不羁,用王维的诗情画意,走向大自然,走进千年废墟,用生命的独特感悟,留给我们深沉的文化和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