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心理健康,关键在于自己
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最主要的是不断学习(这里讲的是广义的学习)。学习是人们适应环境变化的唯一方式,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整合新思想、创生新观念,才能把握问题、透视问题、超越问题,从问题中获得成长。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诗中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俗话说:流水不腐。陷入心理危机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排斥外来信息,尤其是否定自己的信息。当我们能暂时放下自己坚持的主张换位到批评者的角度时,就意味着跳出了问题束缚,看到了事情的另一侧面,获得了新的资源。
其次要建好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谁都可能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这时就特别需要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也就是要有一群知心人——郁闷了有人劝解,困惑了有人指点,艰难时有人扶持,放纵时有人给“降温”。
这首先是搞好家庭团结。家庭是最基本的人际圈子,在这个圈子中几乎可以演示外部世界的全部交往关系,个人在家庭中建立起自己的交往模式(不管是功能良好的还是有问题的);家庭对个人情绪的影响也是最深刻的,甚至是构建个人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基础。所以,主动建设好家庭,才能为自己应对工作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维护心理健康来说,还需要能倾听、理解、支持我们,给我们心里带来“阳光”的朋友。团结的团队也是有力的支持力量。成员间的互相鼓励,能形成超乎寻常的支持力量。在必要时,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也是一种好方法。
第三,教师维护心理健康,要能够把 “流水线中的苦役”变为“享受生命过程”。在教育“流水线”上被诱导着追求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率时,老师在工作中积累着职业倦怠,生命过程成为一种苦役。如果我们在追求高分数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如果我们在努力提高升学率的同时也更努力促进人性完善,那么,我们将调动学生成长的潜力,让高分对于学生的成长更有意义,我们的教育生涯也会变得更加生动而丰富,我们生命中就会有更多兴奋与感动。
第四,教师需要学会管理情绪。情绪是我们对客观世界是否符合我们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是有能量的。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看效果,脱离具体情境就很难说某种情绪是积极还是消极。所以对于自己的情绪,我们首先要乐于接纳,因为情绪为我们提供了最简洁、最直接的情报;而后不要压抑,而是学会管理情绪。管理情绪的具体目标是“喜怒有常、喜怒有度”,基本方法有积极引导、合理表达、涵养自修、陶情养性、沟通交流、调节放松等。
因为情绪是有能量的,强制压抑下来的消极情绪虽然暂时无害,长期积累会在身体上产生反应,形成病痛。所以应适时、适度表达出来。平时如能注重自身修养,积极与人沟通交流,又能学会多角度理解问题,避免和解开许多误会,从而消除生成消极情绪的机会。发展高雅情趣是陶冶性情的良方,我们周围有多名老师喜爱上书法,为习书法而凝神定气,性情也逐渐豁达起来。放松技术是通过一系列自我暗示,也可伴随音乐,使身体松弛进而达到心理放松的效果。
情绪需要合理地表达出来,这些管理情绪的方法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然而我们还有另一种思路——与其疲于应对消极情绪,不如努力增添生活乐趣,让积极情绪充满生活,消极情绪自然也就少了。正所谓“一灯能照千年暗”。
第五,学会积极看待眼前的困境和挫折。谁也不愿意陷入挫折和困境,挫折、困境在任何情况下也不算什么好事,只是我们从中挖掘出积极意义时才使它们因主观努力而具有了某些积极意义。
如果我们暂时不能摆脱挫折与困境,我们可以不要抱怨,积极寻求出路;有时需要等待与坚持,在等待中必须坚定信念。孟子还为处于困境中的后人写了一段积极心理暗示的材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所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有时,眼前的困境让我们几乎崩溃,然而我们彼此搀扶着走过后,蓦然回首,却发现我们已经被“困境”高高地托起。我们发现,我们经历的所有困境都是生长智慧的土壤、是行“智慧”之船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