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定义
大概是「无用美学德育论」
比如 水晶 草坪
推开Grade7-18的门
你或许会看到
一场关于身份的「蒙太奇」
一个多学期以来
教室的两扇门
已成为赵老师与同学间
不必言说的默契
「锡外有幸」第一期
00后新手班主任
赵奕诚老师
01
把成长还给成长本身
人生这场RPG
你永远是自己故事的主角
拉开赵老师办公室的抽屉
仿佛打开一座少年江湖
积分卡、刮刮卡、抽奖箱
将班级管理变成激励游戏的他
会不定期公布「封神榜」
让身处班级的每位同学
每天都有所期待
02
学习是场需要陪伴的远征
这些“桌搭子”会替我说
你不是一个人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赵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桌上
总会出现一些他们喜欢的小物件
他称这些为「桌搭子」
令他自豪的是
他的一些奖励成为了孩子们
新的「桌搭子」
「水晶」和「草坪」
藏着赵老师的教育深意
不同寓意的「水晶」
是老师眼中各不相同
但都会折射光亮的孩子
而这片「私人草坪」
藏着诗意的远方
仿佛在说着
走出教室吧
世界才是更大的黑板
草籽在风里流浪
少年也该带着诗去生长
03
爱具体的人
信抽象的美
在试卷之外
记得世界还有云朵的形状
走进Grade7-18
会发现班级的氛围
写着赵老师的名字
“汝信光乎”的灵魂拷问
“拼贴诗”的随性浪漫
“张贴海报”文艺感满满
……
或许正是因为有着
近乎同龄人的喜好
让赵老师在面对同学们
风格迥异又贴近生活的周记时
抱着追更的心情写下
“我羡慕了”
“太像剧本杀了”
教育从不是单行线
在规则与诗意之间
赵老师用游戏化的规则
诗意的隐喻和少年气的浪漫
将教室变成了“成长的解谜场”
正如他写道
我很庆幸我的孩子
都是在爱里长大的孩子
他们爱偷懒会闯祸
但他们眼里都有兴趣
脸上都有笑容
这不正是最好的孩子吗?
当我用爱把孩子包裹时
孩子自然也会治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