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想不通?

遗传性状搞不懂?

 方程公式配不平?


别怕“生化危机”

锡外·生化融合课堂开课啦!

“有机合成”让 1+1>2


人们一直说“生化不分家”,源于这两门学科在知识和技能上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生物与化学融合教学则可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界限,将两门学科相似、相关的知识点和实验方法等通过一定的教学途径融入到彼此学科的教学中,促进学生对生化学科知识的理解应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间的联系必然加强,教学中开始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已是大势所趋。我校生物组、化学组与时俱进,打破学科壁垒,不断探索生化学科融合教学的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


  备足“粮食”

为了让学生真正能在生化融合课堂中受益,生化组每次都会开展课前预研讨,进行集体备课。近日,本学年第二次生化融合课教学研讨活动正式启动。因疫情,本次采用跨校区线上研讨方式。利用腾讯会议软件,两位开课老师分别阐述了他们的课题构思、框架、生化学科融合点、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以及备课到目前尚存在的困难等等。两个校区的生物、化学老师在线上进行思维碰撞,最终集思广益,为执教者提供了多方面的建议。


  分享“美食”

经过一周多的精心备课,两位老师向学生分享了他(她)们的成果。              

脂肪——美味与健康的抉择

生物组的黄桂安老师给高二学生分享了《脂肪——美味与健康的抉择》。课上,黄老师带领同学们比较分析了生活中各种食用油的成分、含量,从化学分子结构角度分析了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区别,从而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两种脂肪酸在生物体内发挥的不同功能,帮助学生明白食用油中的成分和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带领学生通过实验,分析探究了化学分子极性在生物医药及生活中的应用,从生物学角度深度剖析了化学中的乳化现象,让学生轻松理解人体肝脏分泌的胆汁可以乳化油脂、促进脂肪的消化。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高脂肪类食品能给人味觉享受的原理,但是摄入过多,又将可能带来怎么的健康危害。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去进行理性抉择,最终达到情感上的高度认同。


揭秘“水”

化学组的康冒蓓老师给初三的学生们分享了《揭秘“水”》。康老师围绕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带着大家走进了别开生面的“水之旅”。

首先从刘畊宏的健身操开始引入,康老师亲自上阵,和小组代表一起共同跳操,跳出欢乐,跳出汗水。让学生体会到运动后的口渴,思考“为什么水是生命之源?”,再说明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分,是生物体内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的重要溶剂,参加体内化学反应,人体还能通过出汗等形式来调节体温等。那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何存在的呢?

识“水”之形环节,同学们通过分组实验研究了不一样的“水”。亲自品尝了若干种或甜或咸或苦、有气、无气、有香味或无气味的“水”。在欢声笑语中体验了一把舌尖上的“水”。

解“水”之魂环节让同学们阅读密信中的商标,了解自己所喝之“水”的配料表。从宏观品“水”到微观认识物质的成分及其分子结构,如碳酸、碳酸氢钠、甜味剂、维生素、代糖等,再论其对人体的不同作用,让学生懂得如何按需喝水。

研“水”之变环节中通过问答的方式,结合现有知识思考、解决了瓶装水中由于微生物的存在也会变质,汽水放冰箱可能会冻裂等问题,使学生学会如何存放水。

最后,康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自制西瓜汽水。让学生在回味中,认同“喝水有道,我们应该时时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这一道理。


“吃饱喝足”话家常 

课后再次研讨是必备的环节,让老师们老师及时交流总结,为下一次更加完善的融合教学课累积经验。

李莉校长、学术委员会与生化组的老师们在F楼一楼会议室齐聚一堂。在生物学科组长徐丽峰老师的主持下,两位开课老师先反思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就两位老师的课堂呈现效果,生化组的老师们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赞赏。表示随着学生一起收获到很多可以指导自己健康生活的生化知识,开了眼界。也就一些问题进行探讨,给出合理的建议。李校长和学术委员会的老师们就两节课在生化融合点上的巧妙设计、在探究活动安排上的创新性、在核心素养落实课堂的有效性上进行了深入点评,听课老师们收获满满。

微信图片_20220525084640


一堂好课的背后是老师们辛勤的付出和不断的打磨。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要想出彩,必然要有破解成蝶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本次生化融合课将两门学科的教学有机整合、重构和创建展示,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的形成,让学生在跨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也让老师们深知要开拓思路,时刻学习,才能做一个新时代合格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