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校长德国考察报告

           感受异域教育魅力  运筹未来兴校图景    
               ——德国之行见闻与感受
                            无锡外国语学校   田胜龙
    

    应德国北威州帕德博恩友好学校Pelizaeus中学的邀请,受学校董事会和董事长的委托,我于3月4日至12日对帕德博恩学校的教育进行了为期8天的实地考察,先后参观了帕德博恩大学、帕德博恩国际教育学院、友好学校Pelizaeus中学。在考察过程中,通过与学校领导交流,参加师生座谈会,观摩课堂教学和其它各项互动活动,我对德国的教育概况有了粗浅的了解和认识,现将其间的见闻与感受简要介绍如下。
    一、办学体制——以国家公办为主体格局:
    就办学体制而言,在德国全境之内,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基本以国家公办为主,而且全都实行免费教育。有少数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私立学校主要是寄宿制学校。教会学校由教会提供大部分教育经费,学生家长交少部分学费。
    二、学制类型——小学毕业后“三类”分流:
    德国小学为一至四年级。四年级后在升入五年级时要进行一次升学选择,对接完全中学、实科学校和职业中学三种类型的学校。
    完全中学从5年级到12年级至13年级,分成三个学习阶段:5-6年级,7-9年级(初中五年),10-12年级(高中),主要招收1-4年级学习成绩优秀,有学习潜质,由小学教师推荐,根据学生志愿申请和学习成绩由学校择优录取,达不到录取标准的,如家长和学生坚持要上完中,学校会尽力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动员和指导学生上其他类型学校,如确有学习能力和成绩优秀的,在六年级结束后还有机会申请上完中。一般学生和家长都能接受学校指导意见。完中录取的学生约占四年级毕业生的40%左右。上完中的学生在六年级,九年级结束时,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和个人发展形成的兴趣、爱好、特长可申请转到其他两类学校学习。通过两次分流,约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会转入其他类型学校继续学习。从去年起,德国把完中的高中4年制改为3年制,到12年级高中毕业,学生参加各州统一的高中毕业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德国大学会录取80%左右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还有20%左右的学生不能升入大学,政府会组织这些学生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培训,培训合格后直接进入金融、银行、政府办事员等行业就业,因为这些职位是不需要大学文凭的高端管理层。
    第二类实科学校相当于我国的综合高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爱好特长选择上实科学校。实科学校从5年级到13年级。5-6年级,7-9年级,10-13年级,这类学校的学生约占小学四年级毕业生中的40%左右学生,在六年级和九年级结束后可根据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再作选择,少数学习成绩好,想考大学的学生可由学校老师推荐上完中,大部分则会留下继续上职业技术学院,上到12年级毕业,分配到与自己专业和兴趣对口的行业就业,如有的学生想继续上大学深造的,则需要再上一年13年级,比完中学生要多上一年高中,再参加州高中毕业统考,符合大学录取标准的则进大学学习。
    第三类职业中学则相当于我国的职、技校。大概有20%左右的四年级小学毕业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直接选择上职业中学学习,在六年级和九年级结束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可再作选择,如九年级初中毕业要选入上完中的,则要上完十年级后再转入,通过这一年的强化学习使学生能适应跟上完中的高中学习。另也可选择上第二类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学习,如不想继续学习的可到十年级毕业后直接就业成蓝领阶层。
    这三类学校同一年级的学习课程有所不同,完中类学校主要以升学要求的学科课程为主,其他两类学校以职业教育要求的专业课程为主,所以后两类学校九年级以后就很少有学生转到完全中学了。
    三、师资队伍——高酬稳定严管“三位”一体:
    在对教育特别重视的德国,教师一经录用,便享受公务员待遇,收入颇丰,教师队伍稳定,整体素质好。教师的入行门槛高,师范生在德国大学要学五年,再进行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后参加一年半时间研修,这期间会安排他们到学校去见习、实习,同时参加由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研究等。校长在此期间一般要听他们4-5次的课,并根据在校研修表现作出相应评价。一年半研修后参加国家组织的第二次考试,主要针对教学能力方面的考试。考试通过后再分配进学校,开始新教师三年的实习试用期,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新教师还要完成2-3篇的长篇报告。三年实习试用期考核合格才能成为正式教师,纳入教师编制。新教师在实习试用期期间,工资待遇是与正式教师一样的。
    对教师的管理与考核,主要是制度管理。德国对每一个行业的职业岗位都有详实、精细的标准。据了解,仅对校长的职责标准就多达676项,装订成厚厚的一大本书。在标准中,对教师要承担哪些工作,规定要上多少节课(每周上课节数平均要达24节,几乎每天要上5节课),工作的达成度等等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教师也要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校长对教师们的表现都很满意,并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因为他们都很爱岗敬业、积极肯干、善于钻研、关爱学生、责任心强。在听取介绍时,我问校长在工作过程中,学校是如何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的。他告诉我一般不考核,只有三种情况:一是教师申请更高职位时,二是要涨工资时,三是学生家长投诉有意见时(一般很少有),才会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
    四、听课印象——在互助中实现人性升华:
    德国中学一般每天上六节课,45分钟一节课,课间休息时间学生们会自觉离开教室在学校广场上稍作休息,任课老师最后离开教室并把门锁上,上课铃响前任课老师会把教室门打开。3月6日上午,我在Pelizaeus中学随堂听了一节六年级(相当于我们的初二)C班的德语课,内容为德语的语法,讲解德语的主句和从句。全班30名学生,老师先让学生把自己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向全班同学展示并作解释,如有问题,学生开展讨论并纠正。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气氛异常热烈。出错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当场在投影仪的明胶片上作出订正。我发现每个学生的作业题都是不一样的,因为老师把选择的所有作业题都打印在明胶片上,再分别剪下一至二题让学生回家去做,每个学生都会领到不同的题目,所以学生的作业量不大,这便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通过作业交流,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又解决了学习上的问题。同时,老师在这一环节小结时指出,同学自己答错的,可以把作业订正后明天交给老师,也可以不交,很人性化。接下来教新课,老师朗读了一段课文,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段落大意分析,语法知识整理,然后老师当堂发给学生一份课堂练习,内容为一份事故报告,老师要求同学根据练习内容回答7个问题:1、在什么地方?2、谁?3、什么时候?4、发生了什么?5、为什么?6、怎么样?7、产生哪些后果?学生们根据内容先相互讨论,再根据语法关系进行逻辑性推理,完成段落排序。
    学生完成练习后积极举手,上讲台回答相关问题,在黑板上写出答案,黑板设计很巧妙,学生可根据自己身高,自己调节黑板高度,看上去就很舒服。整个练习答题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欢声笑语一片,充分体现了快乐教学。上台同学回答后同学们积极发言,相互补充,答题的同学也会主动询问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每位上台的学生都像一位小老师,神态淡定,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表情沉稳。这节课老师的主导用时占课堂时间不到30%,学生的学习活动用时则占了课堂时间的70%以上,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意识,培养了他们演讲表述能力、积极思维能力和处事不惊的良好心态,强化其集体主义信念和团队合作精神。更让我惊讶的是,全班30名学生戴眼镜的只有三位同学,这与我们中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接下来是一节活动课。4月份是西方的复活节,学校会举行大型活动,这节活动课就是同学们为复活节的活动在作节目准备,内容十分丰富,有几个同学一组的集体表演项目,有个人的蹬单车、抖空竹,还有一些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节目等。在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展示着自己的特长。看着他们认真排练的节目可以想象到复活节那天活动场面的精彩。
    五、课外活动——有利于素质的全面发展
    德国政府为学生们无条件免费提供了所有社会公共资源,26岁以下的学生凭学生证可免费乘坐各州的公共交通工具,所有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体育场等等,免费向学生开放。德国中学生在校时间不长,就大半天时间,下午1:50就放学了。放学后,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学生可根据老师的指导和建议,自己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自由地参加各种喜欢的活动。在运动场上都是学生在踢足球、打篮球、玩手球等,游泳馆里也都是学生在训练。学生自发参加各种课外俱乐部,兴趣小组活动。我在德国的几天,不管去看著名的柏林墙,还是参观博物馆,碰到的都是三五成群的学生。
    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参观艾森工业历史展览。艾森在德语的意思是烟囱的复数,这个城市因为有很多的烟囱因此起名艾森。艾森是鲁尔地区最发达的工业区,我所参观的一个现代化大煤矿和连成一片的钢铁冶炼厂就是这个地区传统工业的典型,它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严重破坏了这里的生态居住环境和空气质量。据说以前这里是烟囱林立,黑烟滚滚,尘土飞扬,污染严重,整个区域全都笼罩在雾霾之中。居住在这里的工人和家属一般都不敢出门,白衣服、床单晾晒在外面一会就变成灰褐色,周边的矿山光山秃岭,草木不长。80年代开始,德国政府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规划治理生态污染,对这些著名的大型企业作出了停产决定,对这些地区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建设,保留了矿厂区所有的原有建筑,把他们设计改建成充满高科技现代气息的博物馆、史料纪念馆、艺术馆、体育馆、会展中心、文化休闲中心、商业娱乐餐饮等一体的建筑群。周边的地区已规划建成了与之配套的一流的商业区、生活区。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是人们想要了解鲁尔工业区过去的历史和发展的最好地方。每天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这里也成为了德国中学生的教育基地,通过参观让学生们能够尊重历史,了解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六、两校合作——开启教育国际化新航路
    从去年六月起,Pelizaeus中学就通过在德国工作的朋友联系我们,洽谈两校的合作事宜。通过相互间的深入了解,形成了建立友好学校的初步意向。Pelizaeus中学是本地最好的一所完全中学,很重视国际教育与合作,已与欧洲许多国家的中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去年,他们积极筹划想在中国找一所相应的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经由友人的传介与联络,在对我校的办学现状与发展前景有了全面而系统了解的前提下,他们表示十分的满意,愿意与我校一结伙伴合作之谊。此事还引得了该市市长的高度重视,他要亲自出席两校建立友好学校的签约仪式,并亲自将签约的时间确定在3月5日。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肩负使命,应邀如期赴约。由于我们签约的两所学校在各自的所在地都是最好的学校之一,所以签约仪式引起了当地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并作了全程采访和报道。整个过程,Pelizaeus中学都作了精心安排,隆重而又简约。仪式开始,先由学生主持,介绍了从去年六月确立两校友好合作意向后,学校专门成立了由五位教师,二十多位同学志愿参加两校签约的各项准备,二十多位同学从那时开始认真学习中文,仪式开始时就由他们以汉语的方式欢迎我,并为这次活动创作的中文诗歌,实在令我感动不已。接下来Pelizaeus中学校长作了长篇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讲到今天的签约是学校国际教育交流一个崭新的开始,期待着深入的发展,他将在今年秋天带师生访问我校,尽快深入开展两校的教育交流活动,也热切地希望我校师生到德国访问。最后由我致辞,我首先表达了谢意,感谢市长和新闻媒体的朋友来见证两校友好合作的签约仪式,感谢校长和师生们对我热情友好的接待和精心周密的安排。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两校友好合作和教育交流将对推动两校教育国际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并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仪式结束后,我和与会的市校领导在校园里合影留念并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中午12:30大家回到会议室举行餐桌聚会。餐会简朴而别致,中间放了几张方形小餐桌,两边两排条桌上分别放了由师生在家政课上做的西式点心,甜点等,一边放着啤酒、香槟饮料,所有参加的领导贵宾,师生们都各取所需,站立着,自由走动着,边找人交谈,气氛轻松、随便。整个仪式是那么简单、朴素、节约,没有横幅,没有鲜花,没有席次卡,大家都站着,领导与师生一视同仁,用餐不讲排场,节减花费。虽然简约,但气氛热烈,热情友好,轻松自由,效果自然很好。想必,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当天,当地电视台和电台的新闻节目播放了两校的签约仪式的盛况。第二天,德国的新西法伦报和西法伦人民日报都在头版头条和显著的版面上都有半版的报道并配以照片说明。
    此次德国之行让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我在有感于国际友人热情好客、异域文化纯朴典雅的同时,更领略到了德国教育的巨大魅力。我所流连的Pelizaeus学府,是盛开于先前国度间优秀教育区域的美丽奇葩,而严整的体制、科学的模式、先进的理念、规范的管理、优质的师资、自由的气息、欢悦的氛围、多彩的活动、优异的素质,以及国际化的办学方向等等,作为一片片鲜艳的花瓣共同构成了这里的美丽。可以说,这次异域之旅,我是带着向往赴约,更是带着收获归来。我想:西方世界长鞭先着,在我们的办学肌体上既已有了“长春藤”在悄然滋长,现在再拥有“帕德博恩”浩荡春潮的润泽,我们的前景定将在一片葱茏中瓜甜果香、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