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促乐学,以乐学促高效

                     ——浅谈如何让美育教育走进有效的课堂教学

                                       (学管中心一等奖)
                                       无锡外国语学校 胡馨

文章提要:美育是培养道德和理性的人的一种手段,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外语教育在实现其德育、智育功能的同时,也应发掘各种美育因素,让美育走进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赏析美的能力,完善学生真、善、美的认知,从而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完成。
关键词:美育定义 美育作用 乐学 高效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感能唤起人们的愉悦和激起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向往,驱动人们去探索、发现和追求,鼓励人们去创造。德国的伟大诗人和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首先提出了美育教育:“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正如阎增武先生所说:“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知过程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小班化模式的英语特色和双语特色学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作为知识性、思想性和审美性兼有的基础学科外语,其教学的首要原则应是“外语教育与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相结合”。我们发现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更能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而有效率。正是“以美育促乐学,以乐学促高效”。
    下面首先谈谈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必须结合美育的必要性。
    一、 英语教学中学生德育的修养离不开美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其中道德纯洁位于首位。这里的道德也就是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断的加强德育的修养,以实现素质教育的实现。英语教学的大量实践说明:在英语教学中单纯的说教、生搬硬套的形式是难以奏效的。而美育最鲜明的特点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来熏陶人、激励人,并润物无声地塑造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德育加上美育,更是如虎添翼。
    二、 以美学促乐学,从本质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强调课堂教学要低耗高效,而美育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调味料”,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美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就是要做到“寓美于教、寓教于乐”。 课文的内容美、课堂的形式美、教学的动作美、表情美、英语的音韵美以及英语课堂活跃的气氛美,都能使学生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地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只有真正做到教师以美学促学生乐学,才能从本质上转换教学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形成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才能让美育教育走进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其一、“教”“学”相长,而现在我们更应该提倡多“学”少“教”,先“学”后“教”,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转换教学主体。所以我们就先从“学”来看,如何用美育这一法宝使得学生“乐学”,使得学习高效。
    1、 美的语言。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富有节奏,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具有相当的美感和吸引力,让学生感到新奇,宛如一首美妙的歌曲。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应结合英语语言的优美,深厚的文化底蕴,内容丰富的教材,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浩如烟海的英语语言中有相当一部分短语和句子或对称,或押韵、或既对称有押韵,都非常有特点,非常优美。如arm in arm ,face to face 等等,以in或to为对称轴,从视觉上给人美的享受,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颇具韵味,而且容易记忆,学生会非常乐学。又如学生在学习短语now and then和here and there时,他们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对称和韵尾连绵重叠,具有强化语意的功效。再如No pains, no gains不劳不获;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Well fed, well bred吃得饱,知礼节;Harm set, harm get害人反害己等这类成语,读起来琅琅上口,语音押韵,结构对称,语意简明和谐,表意深刻,让学生在韵律美中感受情感教育。
    还记得有一次有个学生在课前两分钟表演时找到了这样一个素材: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啄)of pickle peppers(泡胡椒). A peck of pickle peppers Peter Piper picked. If 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 peppers, where is the peck of pickle peppers Peter Piper picked? 同学们听后都很感兴趣,同时也深深地为英语这种优美的词句所折服,更加激励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可喜的是,他们还就这段文字自行组织进行了英语书法比赛,不仅让英语的读音美留在心里,更让英语的书法美留在了纸卷上,让英语的学习竞争之美留在校园里,可谓一举三得。
    2、 美的文章。
    牛津英语浅显易懂、重点突出。题材结合实际、贴近生活,涉及到音乐、人物、环境、地理、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隐含着多种艺术因素。插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比较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他们学习语言的规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挖掘起价值,对学生进行艺术美的熏陶,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更为有效的学习。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真、善、美的东西,帮助学生提高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让学生的学习得到升华。
    例如牛津英语8A Unit 4 Reading讲的是The growth of a giant panda,出于本性,学生对于动物,特别是珍稀动物是很感兴趣的,所以课前他们就准备了很多关于熊猫的话题,讨论的特别带劲。此时,学生已经在慢慢地具有一定欣赏美的能力了。而随着课文的深入,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慢慢地引导他们到关键之处:How to describe a kind of animals? How to protect animals? How to protect nature reserves? 带着思索,带着品味,带着对美的鉴赏和感悟,由于准备得当,学生们水到渠成地就把重点问题解决了,并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思考,教学任务轻轻松松地解决了,教学效果立显。这时候,我还再一步地推波助澜,紧跟着放了一首Michael Jackson的关于保护动物的“heal the world”,用优美的音乐,精美的图画和真善美的歌词,更加强烈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留在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8B Unit 5的ORBIS Doctors和Unit 6的Oxfam Trailwalkers这两篇文章,都是讲述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的。学生们起初对ORBIS和Oxfam不是很了解,但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们很快知道了这些慈善机构,了解他们是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并且发现有许多的志愿者,他们放弃自身的利益,或是付出劳动以帮助别人。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魁力,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教育鼓舞作用,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后更多地去助人为乐,同时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提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是非、美丑的审美评价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后,我班学生还积极响应学校的“阳光义卖慈善活动”,自行组织了义卖小组,将所卖得的钱捐给了慈善机构。他们都说,是ORBIS教会了我。我想,这不正是“以美育促乐学,以乐学促高效”的证明吗?
    3、 美的环境。
    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激发,品格的形成、视野的开扩具有极大的影响。优美、有趣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对英语课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能扩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这里指的环境有外在和内在之分。外环境就是指优美的教室的布置。我们应引导学生将教室布置的整洁,美观大方。教室设计尽可能具有美的形状,线条和色彩,既丰富多彩有协调一致,给人以和谐美。墙上可以张贴一些英语的名言警句,黑板上也可以写点例如“每日一句”之类的英语小短句,其实也是很实用的。内环境其实就是学生同教师共同营造的英语教学环境,是为学生更有效学习而服务的。美的教学环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知识的系统性、审美的愉悦性、活动的操作性融为一体,营造一种优美有效、贴近生活、富有情趣、让学生亲切和喜爱的氛围,激起学生热烈感受、参与、探索、发现并表达的情绪,使教学增添了活力,使教学从“单调”变为“多彩”。我校采取了英语课小班化教学的模式,所以学生们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在课上有更多的英语操练的机会,更有享受优美课堂环境的优势。有时在课前2分钟,我会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或简单生动的英文小故事,或黑板角落上抄一句英语的锦言妙语,名人名言,当日要闻等,以期尽快地让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中。多年教学,我都一贯如此,并一如既往。
    4、 美的创造。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就意味着美育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这些能力对感悟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展开思索,给他们展示和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更应该鼓励激发学生在表现美的同时创造美,引导学生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使其从中获得美的愉快和享受。如在学习了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鼓励学生自编小对话课本剧,将书面语用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再现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升华,还给了学生一个创造美的机会。
    牛津英语7A Unit 5谈到了零花钱的使用,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们进行了讨论:How did you spend your pocket money? How can we spend our pocket money better? 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是答案几乎都是大同小异,to buy stationery for studying better,这时,我说It’s not enough. Can you give me a better answer? 他们又进行了思索,慢慢地有学生回答For helping others, we can buy things for students in poor areas. 又有人说We can buy presents for parents… 后来,答案越来越多,层面越来越广。至此,我想正是由于学生的思考和创造,他们才能在教学上开出繁花。
    同样给我感触的是9A Unit 3 Teenager Problems,在Reading的教学中就有学生频频点头,似乎也有同文中人物同样的烦恼,难以排遣。所以在课后我就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写信给Sigmund Friend,提出自己的teenager problems,然后同学间交换,改变角色,再由他充当别的同学的youth worker,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在收到这份作业后,我发现学生在帮助其他同学的过程中,都有很多独特的奇思妙想,实用性暂且不管,但都富有创造力,很有活力,并且对解决自己的问题也有了新的看法,真正学以致用了。同时给了我一个启迪,美育不是死的,只要它能引导学生们在实践中得以发挥,在教学中得以运用,那它就是活的。
其二、如何在“教”中体现美育?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在教学上也要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用高超和富于美感的教学艺术去感染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既不是单纯地讲授语言知识,也不是机械地指挥练习句型,而是要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冲动和表达的欲望。新课标要求教师超越“模仿性教学”和“独立性教学”阶段,迅速进入“创造性教学”和“教学艺术的完美”阶段。
    1、 教师的魅力美。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和人品修养,而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模范榜样,另一方面,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从而在另一种层面上增强课堂有效教学。
    首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离不开语言美。教师抑扬顿搓的节奏、准确清晰的语音和优美自然的语调,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对其讲授内容的理解,在迁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提高知识接收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其次,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离不开美的教学形象。心理学家梅拉比在一系列的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率=百分之七的文字+百分之三十八的声调+百分之五十五的面部表情!也就是说,美的教学形象和素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支撑。教学形象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教师可适当地运用眼神、手势等生动的肢体语言,这样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离不开人格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动人心的最有用的法宝。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高尚的人格魅力,如民主、宽容、耐心、尊重和合作,都是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那种友好、和谐的情感,那英语的教与学又怎么能够完美统一,教学效果又怎能提高呢?所以教师应把美塑于形象,融于情感,寓于快乐,贯穿教学双向活动的全过程。
    2、 教师的教学手段美。
    教学的单调性会让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既影响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厌学”情绪滋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一切美育手段,去打动学生的心扉,使英语课成为美的教育,善的陶冶,达到“寓教于美”,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而多种多样的美誉手段能让这些活动和交际有条不紊地地进行着。例如上阅读课时,可以穿插着默读、朗读、齐声读、个别读、分小组读等多样的方式;也不要总是走先问再答的常规,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行找出答案;也可以按小组的方式进行竞赛,促进学生学习的劲头,让他们更“乐学”。再如,在讲授7A Unit 6 Fashion Show的时候,我就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对于不同种类的服饰以及服饰不同的颜色有了最为直观的感受,并在学生习完课文后穿插了一个关于“设计服装搭配”的小游戏,让学生先设计,再用英语向其他同学阐述自己的设计,深受学生喜欢。
    课堂四十分钟,正是我们塑造灵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沿正地,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好宝贵的四十分钟,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让美育教育更自然地走进英语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感受美,从而“乐学”、“好学”,让我们的教育事业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书目:
1.(德)席勒著,徐恒醇译 《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2.陈琦,刘儒德 《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编译:杜殿坤 《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