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一个文学享受的过程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

                                         (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无锡外国语学校 钱明苑

    文学作品入选中学教材作为课文,都是有教育指导的意义的。现在的语文课堂都注重挖掘文学作品作为范本的意义:将文学作品与阅读写作相结合,带领学生品读文字,体味语言;将文学作品与道德情感教育相结合,又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多是多者兼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确慢慢学会品读文学作品了,学会写作了。但是若是问问学生“语文书上那些课文写得美吗?”得到的答案却常常会是否定的。就比如很多老师说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很感人的,我已经讲得入情入理,学生却还无动于衷。中学课本上不乏名家美文,为什么老师讲得如此细致,学生却如此漠然?这就是因为老师带着学生品出来的美原本就不属于学生。
    我们能获得的属于自己的美感是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的。“把流云看成白衣苍狗,就科学的态度说,为错觉;就实用的态度说,为妄诞荒唐;而就美感的态度说,则不失其为形象的直觉。”(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但在教学实际看来,审美的哲学难有用武之地。对待作为上课的教材、学习的范本、考试的依据的沉甸甸的语文书是不能凭“形象的直觉”去理解的。所以的确不能不用实用的眼光。这就是其中的矛盾。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习惯于通过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其中的美。教师向学生的大脑输入很多关于本文的重要信息,在这些信息提示下,人物景物的形象美可以被挖掘得很深。甚至,教师可以给出赏析的示例,或者总结出品读鉴赏的方法以引导学生。学生因此能够学着教师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形而上的分析和表达。在学生那里,他在这种情境下没有时间整理自己的直觉体验,因为教师的导向告诉他们,教师要的不是他们的对文学作品的直觉感悟,预设直指文本的深层解读。教师是要教给他们的是“正确”解读文本的方法。因此在教师那里,能不能把文学作品的实用性发挥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作为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检验标准。这的确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但也恰恰伤害了学生的原始的美的直觉。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说:“对于一件事物所知的愈多,愈不易专注在它的形象本身,愈难直觉它,愈难引起真正纯粹的美感。”久而久之,学生在文学审美中变得被动,或者变得思维单一。
    当然,在如今的形势下,语文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赏析,教他们赏析的方法绝对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不过,学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开始忘记文学其实是一种艺术。因此我们探讨的只是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文学作品的本质,能不能给学生一个空间,把它当成一件艺术品来欣赏。把真正的文学审美这个享受过程还给学生。以下为个人粗浅的看法,值得商榷:
    一、多元化表达文本
    初中学生表现欲还是比较强的。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他们的集体智慧来表达文本,让他们在自由表达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诠释自己发现的美。下面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本为例:
    像《皇帝的新装》这样的文章如果进行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揭露封建资产阶级愚蠢腐朽黑暗本质”这样的主题,就太枯燥了。这是一篇童话,很有趣的。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表演,通过表演表现各个人物的丑态,表达他们对这些人物的理解以及对整个宫廷、整个社会的理解。所以这样的课文可以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就让学生写剧本,准备课本剧。
    我搞过一次课本剧表演,是《伟人细胞》这篇文章。它很长,又很好理解。如果花两节课去细细讲似乎没有必要,一节课又不能把它的精彩有趣讲出来。而且作为贾里的同龄人,初一学生比我们更能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我想学生会很感兴趣,他们想要演好戏就会思考,去抓贾里这个人物的性格,这个时候遇到问题我只要略加指导。所以我把它分成四个部分,分小组来表演。每个小组定一个负责人,统筹安排人员和工作,准备好道具。然后每组选出演员,两个同学写剧本,其余同学帮助排练,给剧本找问题,给演员提意见。这样,就能把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考。第一小组的学生还特地当网上找费翔的照片,精心挑选扮演学生会主席的演员。第三小组的学生可最费心思,要找一个身高刚过一米六,肩膀却又宽又平的贾里不容易,找健美班小胖子可不容易,要肚子大得看不到脚尖,学生搜肠刮肚终于想出来一个办法:在演员肚子上绑了一件衣服。四个小组表演了将近一节课,我再其他小组的同学给表演组提意见。别看同学们看得哈哈大笑,他们从演员的台词和语音语调中纠出不少问题。经过一番表演和评价,同学们对贾里、邱士力等人物形象的把握非常到位。初一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人物诠释得活灵活现,更重要的是,已经心领神会。当然,不可否认,课本剧还是比较占用时间的,尤其是前期的剧本写作和排练。所以不宜多采用。
    除此以外,书上还有这一类的文章,它很美,其美不适合用语言、用肢体来表达,而是需要用一种意境去诠释。这个时候还可以让学生画画来表现文本。比如《春》、《济南的冬天》等都可以让学生自读以后为课文中文字配插图,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画面诠释自己的理解。比赛谁画的意境更接近文本。
    老师可以拿出一些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表达文本,但是更好的是在讲解之前。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地品读思考理解,然后或合作或单独来设计自己对文本的表达。也许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但是他们在独立解读的过程中已经享受到了文学的美,已经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同时也对老师怎样理解课文形成了一种期待。因此这不会影响教师接下来的文本分析。
    二、先文本解读,后知人论世
    解读文学作品常常需要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知道作品出于一个怎样性格的人之手,诞生于一个怎么的时代,对于深入理解作品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教师如果在学生咀嚼之前先告知背景,就会先入为主,得到的将是千篇一律的公式化的解读。这是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的,当然也使学生失去了自己发挥想象力去欣赏作品的机会。
    语文书上有一些很美的散文和诗歌,读文本就是一种想象力的驰骋。像冰心的《纸船》,慢慢读来,想象自然就渐渐展开了。一个女孩站在船头上,海风吹动她的衣襟,吹动她眼角的泪珠,一滴一滴划过娇嫩的脸庞,她小心翼翼地折着一只又一只很小的白纸船,又一只一只抛到海里去。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把诗的语言诠释成美丽的画面。等到进入诗的情境,再导入背景:冰心1923年初夏毕业于燕京大学。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日本横滨之后,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粼粼的波涛,澎湃的海潮;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接近。因为远离母亲,诗人格外想念母亲。
    除了冰心的纸船,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上有一篇特别优美的散文诗: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蔚蓝的大海、蔚蓝的天空、蔚蓝的王国,快乐的、幸福的、年轻的人们在小船上行驶,一切如同梦幻般精美绝伦。极美的东西是不能急于分析的,而是需要感受、需要用心享受。学生的心中一定存在很多疑惑,为什么在说“在梦中”呢?“蔚蓝的王国”到底什么呢?疑惑的存在不一定是坏事,因为疑惑不解,才会给学生更多的猜测和想象,才会有更大的享受空间。所以这课应该反复去读。
    我曾有幸听得一堂好课,这位老师把《蔚蓝的王国》上得比较成功。对于这样的课文,未必是强调分析透彻,而是让每个学生沉浸在诗中,自由呼吸,获得一番享受,得到一些属于自己的美。这节课的好就在于老师先引领同学读,引领同学想象,引领同学在获得朗读体验后去表达蔚蓝的王国是怎样的王国,等到充分享受到文本的美,再共同走近作者晚年的屠格涅夫,一位几乎站在生命终点上的旅居在外、疾病缠身的老人,去体会他寄托在散文诗中的情怀。
    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文章,不要让学生产生消极等待老师分析的心理,而要给他们机会大胆想象、联想,去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把自己享受到的美与大家分享。因此,作为老师,对于一些比较隐晦难懂的文章,可以引领学生先阅读文本、解读文本,尽量多给学生自己获得审美直觉体验的机会,然后才知人论世,给出最初的范本中的“哈姆雷特”。
    三、争论:给学生一个灵感触发点
    学生常常在初步感知文本的时候已经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看法,可能很有见地,可能稀奇古怪,也可能听起来像无理取闹,但讲出来有时候也会触发大家的一些灵感。只是教师的讲课有时候会以真理式的权威无意间扼杀学生的想法。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个《狼》的专题,里面收了蒲松龄的文章。初一学生害怕文言文,害怕写作。但是我上完这个专题后却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用一节课的时间疏通了文言文《狼》,布置学生回家以后自己读熟。第二课时我同学生一起梳理出屠夫遇狼、惧狼、御狼到毙狼的过程,让学生分别找了找屠夫和狼的神情动作,接下来我给学生时间思考和讨论对狼和屠夫的看法。
    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大多数学生说屠夫机智勇敢,狼贪婪凶残的时候,我听到一个不一样的声音。有个学生说狼是可怜的。我没有说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无意义的,而是鼓励他们放开思路。于是它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有学生说屠夫比狼更凶残,甚至有学生说这里面隐含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一些看法等等。有的想法是错误的,在争论中理由不充分,很快被别的学生否定掉了。在否定别人的同时有的学生也产生了新的想法。这场争论足足有半节课,大半个班级的学生都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思维的敏捷、看法的独特和表达的流利是我始料未及的。虽然最终的看法趋向于褒人贬狼,但是我给他们留下一个作业:课后看看《母狼的智慧》里面写了一条怎样的狼,然后写一个小作文,通过这两篇文章自己对狼有怎样的看法。这次作业完成得出奇快,大部分学生在自习课上就写完了,而且质量很好。其实这都得益于争论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触发了他们的灵感。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想法,语文书上的课文都是编书的专家精心挑选的一些经典作品,如果学生在老师习惯性的细致讲解中懒得去思考和表达,往往会错过其中的美。学生其实都是很有灵气的,给他们一点点空间去放飞想象,去碰撞思维,他们会从中得到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让他们把对作品宝贵的体验表达出来,共同分享,这过程就是一种审美享受。
    把文学审美过程还给学生,他们能够收获美,收获快乐,收获灵感,收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