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家乡味——国际高中部家长讲座第一期
    2017年9月22日下午15:40,在学生家长的引荐下,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都大明餐旅文化大师工作室创始人都大明教授为同学们做了一场《难忘家乡味》的讲座。

    都大明教授是无锡餐饮研究泰斗,所撰写相关书籍都已成为复旦大学烹饪、酒店相关专业教材。在一个小时的讲座时间中,都大明教授介绍了无锡饮食的历史成因,地域自然条件对于无锡饮食、尤其是船菜文化的发展及其整套的生活方式的影响。


味是家乡浓

    谈到无锡美食,绕不开皮薄汁多的小笼包,鲜香美味的梁溪脆鳝,回味悠长的肉酿面筋......这些都是藏在所有无锡人心中的一份美好回忆,也是外地人对于无锡这座城市的味觉符号。都教授从历史上的无锡名人对于无锡菜的眷恋谈起,介绍了钱钟书、荣氏家族对于无锡菜的喜爱之情。

    随后,都教授向同学们抛出了几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身处哪里?这里有什么?又曾经怎样?能给我们什么?这里需要什么?我们于此能有何作为?又将如何作为?”带着这些问题,都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无锡菜的前世今味。

    都教授说美食有其地域性,美食包含着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理解,对于生存方式的理解,以及对食物与生命之间关系的理解。虽然同学们还未出国,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其中的关系,当同学们走出国门,处于异国他乡之时,对于家乡味的思念将愈发凸显。人与食物之间的纽带关系的形成是极其缓慢的,但当其形成之后,人们对于久已适应的饮食习惯将有很深的眷恋之情。这大概能让学生了解些许凝聚其中的底蕴沉淀。


温润的甜味
    提起无锡菜,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甜”,可是,都教授指出无锡菜的骨子里是咸的,咸出头,甜出口。无锡菜不止是甜,是甜与咸完整搭配之后的味觉层次感,所以从未有那种味道过分的感觉。所以这种甜成为了一种来源于事物本身的轻巧滋味,不过分不突兀,又始终在舌尖到记忆的滋味里盘亘。
    我们跟随《寻味江苏之旅-无锡》的镜头探索了无锡的这种甜。

    人们总是说“无锡是个好地方”,无锡被称为“鱼米之乡”。可是随着近年来的开发,稻米需要依靠外地供应,许多鱼塘也濒临消失,我们需要更多的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共生。


人间至味不过是家乡味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过,“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一个人在年少时喜欢吃的美食,在他的味觉里会留下深深的烙印,即使长大了,也难以忘记。远离家乡的人每当尝到这种特殊的味道时,它们就会唤醒你对家乡、对家人、对亲情的无尽回忆。

因为,胃,是最后的家乡呐。


主讲人简介

都大明 教授
无锡城市学院教授
东南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
都大明餐旅文化大师工作室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评审专家江苏高校江南饮食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暨
国际金钥匙餐旅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负责人
复旦大学出版社旅游(酒店/烹饪)规划教材编委会主任